2015年,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的背景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经济发展新的驱动力,得到政府鼓励。近日,在一场留学生交流会上,广州市政府喊出了“要创业,来广州,广州欢迎你”的口号。
在新一轮的城市竞争中,广州要激发自身活力,如何吸引企业?商事改革的进程受到广泛关注。
2015年是广州“全面商改”的突围年,广州在全市范围内顺利推进了“三证合一”登记改革,部分辖区也为企业降低了经营场所门槛。不过,这一年里,广州商改仍有多项“老任务”尚未完成。
专家建言,广州深化商改,仍需要多部门革新观念、形成合力。2016年,电子营业执照将在广州全市推行,全流程业务网上申请、网上审核、网上发证、网上公示的全程电子化办理将有望实现。此外,经营场所条件全市“松绑”、工商登记“全城通办”等举措也备受期待。
引子
为注册公司, 他租个房就跑了两周
2015年初,外企高管简先生离开了服务多年的东家,决心创立自己的互联网公司。精心规划好创业项目后,他和两位创业伙伴每周都会在天河区的一个公寓单元里碰头,讨论产品设计和实施方案。这个面积不足50平方米的公寓单元,是简先生的自有物业。为了初创团队有个办公地点,他停止了对外出租。
项目慢慢有了进展,简先生发现,设计好的商标要注册专利,建设中的网站要合法上线,都需要报送申请,而公司营业执照是必要材料。“互联网行业最重要的就是速度,比竞争者慢一步可能就输了。”多年的职业经理人历练,让他习惯了凡事速战速决。于是,他开始着手办理工商登记,正式注册属于自己的公司。
工商登记需要提供一个企业地址,但已有的“创业基地”似乎不满足条件。“注册要求商用住所证明,公寓的房产证上标明它是居住性质,不能直接用来登记。”又听说非商用的住所经过公示并无邻居反对,可以取得“临商证明”,他就打听所在小区有无先例,但没有答案。“我怕折腾了一番之后发现走不通,那就太浪费时间了。”经过权衡,他决定另找一处能做工商登记的地址。
接下来的两周,他浏览了无数租房信息,打了数十个电话,跑了十多个正在放租的物业。每次联系房产代理,他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这个房子能注册吗?”
即使代理的答案是肯定的,实际情况也千差万别:高级写字楼的办公室大多符合注册要求,但价格贵四五成,且空间设计不符合要求。其他的一些场地,有的说有先例可以公示后成功注册,有的说可以牵线别的机构“挂靠”地址完成注册。“有的大厦走进去基本都是做办公室,可性质就是住宅,只能咨询代理。”最后,他决定租下华师地铁站附近的一个单元,前提是与代理签订协议,如不能通过注册允许退租。
租下这个单元后,他还是把具体的登记手续交给了代理公司处理。“住所那一块还是要走流程落实,后面还有不少材料和跑腿,千把块钱就交给他们来办吧。”简先生说,已不愿意花精力去处理注册程序上的事。他算过账,自己的公寓出租每月3500元,现在租下的办公室月租近6000元。办公室空置了三四个月,他才带着团队进驻。“我原先有些积累出来创业,资金方面压力不算大。但如果是白手起家的年轻创业者,恐怕需要花更多时间和精力来绕过这些障碍了。”
他认为,在工商登记注册的很多细节上,政府仍有空间为创业者“减负”。
【新政回顾】
2015年
■天河首先松绑“注册地限制”
如果简先生的创业项目推迟到去年年底启动,那么在办公室租赁方面他会有更多选择。
去年8月,有媒体发现广州天河中央商务区出现了“胶囊办公室”。那是因为,工商部门放宽了对天河中央商务区公司注册的住所限制,允许多家没有关联的公司使用同一个地址注册营业执照。此前,按照广州商改确定的“一址多照”政策,有投资关联关系的企业,才被允许使用同一个地址作为商事主体住所。
工商系统内部将这种住所规定称作“卡位注册”。面积较大的商务楼宇办公场所分隔为多个独立空间,并给每个独立空间编制不同编号对外出租,该独立空间可以作为承租企业的住所申请登记。
去年10月,行政部门正式公开宣布“卡位注册”在广州天河区率先破冰。天河区出台《关于促进科技园区、孵化器、众创空间企业注册登记便利化的指导意见》,允许在科技园区(含分园)、孵化器、众创空间区域内实行“一址多照”,不受企业间须有投资关联关系的限制。此后,越秀等区也放宽了对企业注册地址的严格限制。
■流程简化“三证合一”
在简化公司注册流程方面,广州也取得了新进展。去年9月1日,广州中影仓影视科技有限公司代表从广州市工商局工作人员手中接过广州市首张符合国家赋码规则的“三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照,标志着广州“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正式开始实施。这是2015年广州推进商改最为显著的成绩。
改革前,申请人办理企业设立登记,需要跑多个部门、提交多份申请表格和材料才能取得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改革后,申请人只需填写“一表”,向“一个窗口”提交“一套材料”即可,经登记部门审核后,直接核发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并在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
办证时间上,改革前,企业办理工商、质监、税务等部门相关证照的法定时限为20个工作日。改革后,登记审批时限缩短至3个工作日,较过去核发三证的法定审批时限提速达85%。广州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项改革,既节约了宝贵的行政资源,又提高了登记服务效率,极大方便了创业者。
■工商“百事通”
向公众“亮家底”
一年前的现在,也就是去年1月,广州工商“百事通”网上查询和答疑系统正式上线。系统以清单查询和罗列的方式公布工商部门“权责清单”,向社会公众“亮家底”。
广州工商“百事通”由四个板块组成:“工商业务清单”罗列了工商相关的业务办事要求、办理流程、提交材料规范以及有关表格样例;“工商执法清单”主要罗列了哪些行为属于违法经营活动(“负面清单”),以及工商部门实施行政处罚的法律法规依据和裁量标准;“经营范围指引”列明了所有经营项目,方便公众获知拟从事的经营活动需要在哪里办什么手续;“在线咨询”解答工商行政管理方面的疑问,对于公众的在线提问,属于常见问题的,系统自动从“常见问题库”中调取答案并反馈,属于“个性化”问题的,由工作人员在线解答。此后,市民可以安坐家中与工商工作人员互动,了解各项工商业务信息。
【把脉新政】
2016年
■2016年全面推进电子营业执照
近日,记者从广东省工商局获悉,今年广东已经发出首批全国统一标准的电子营业执照。
中国(广东)自由贸易区3个片区、深圳市、东莞市和佛山顺德先行试点推行电子营业执照改革,据统计已发放公示版电子营业执照超过96万份。广州、汕头、梅州等地于2015年年底启动试点,2016年上半年全省推行发放电子营业执照。
实际上,广州早在2015年2月也开始在南沙试点无介质电子营业执照。截至11月30日,已发出无介质电子营业执照3826张。2016年3月1日,《广东省商事登记条例》正式施行。广州将在电子营业执照试点的基础上,启动全市电子营业执照系统支撑平台。该部门已经采购了首批电子营业执照载体,为今年全市推行电子营业执照改革做好了准备。
■全面商改还需“九龙治水”
值得追问的是,为什么广州商改的各项试点并不落后,但整体商改进程却逊色于深圳、东莞等省内城市?有观察者认为是广州管理者提倡“稳”字当头,不愿下决心挑战现有规则的束缚;有专家则认为是因为部门间协力改革的机制没有形成。广州市政协常委曹志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有些官员的思维没有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总想着管理和防范企业。他认为,“上面”要求改,“下面”迫切需要改,但中间有的人不想改,这牵涉到很多部门。因此,广州需要营造改革的环境。
业内人士透露,改革方案“停滞”更多时候是因为多个部门没有办法形成合力。2015年8月24日,广州市政协主席苏志佳在市政协专题协商会上表示,行政许可审批部门要树立全市改革“一盘棋”的大局意识, 响应商事制度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坚持各部门协同推进,营造支持改革,服务改革,全力保障改革的氛围。
【新政难点】
受阻全市难统一松绑场地限制
尽管部分辖区在企业注册的场地限制方面实现了突破,但全市的改革步伐并不一致。“住所证明这方面,可能是创业成本最高的。”去年8月,广州市工商局副局长周帮华接受新快报记者专访时坦言,广州对企业注册的住所条件要求在国内相对较高,工商部门起草了在全市范围“松绑”经营场所限制的方案,但没有得到兄弟部门足够的支持。“税务部门还是同意的,大部分区是赞同的,房管、建设、城管部门反对声音多一些。”他受访时表示。
据悉,广州市工商局已在《广州市商事登记暂行办法》业已放宽住所条件的基础上,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起草了《关于进一步放宽我市商事主体住所经营场所条件的意见》。目前,该部门正协调国土房管、规划、税务、城管等部门的不同意见,下一步将提请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
麻烦注册还得到辖区办证大厅
同年,商改留下的“手尾”还有“全城通办”。最早在2014年2月,广州市工商局就曾释放信号,称将进行工商登记“全城通办”探索。企业申请人可以不受经营场所所在地区域限制,就近到任意一个区级工商登记大厅办理登记业务。最初,工商部门相关负责人估计“全城通办”可于2014年10月份落实。后因部门协调上的问题,计划延迟到2015年春节后施行。巧合的是,2015年工商系统启动了属地化改革,“全城通办”推进再次受阻。
据了解,目前“全城通办”业务系统已基本开发完成,但需要等待各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三定方案”确定后,按人员、岗位设置权限、上线实施。
矛盾网上登记也要寄纸质材料
此外,“姗姗来迟”的还有“全程网上办证”。“全程网上办证”是广州首创,最早在2008年推出,在外资企业试行。2012年,广州和东莞一道,成为工商全程电子化网上登记试点。此项改革要实现网上申报、网上受理、网上审批、网上发照、网上查档的电子化登记管理模式。
不过,因电子档案合法性等问题,直至当前工商登记申请人在网上录入信息并上传申请材料扫描版后,还需要将申请资料纸质原件寄送给商事登记部门。也就是说,一半流程还是要回归线下。据悉,2016年,工商部门仍会继续推动全程电子化登记改革。
咨询热线:020-37887606
7X24小时热线:13928789801
Email: 2291837655@qq.com
QQ:2696999073 QQ:983411814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石牌西路8号
展望数码广场1703室
![]() |
![]() |
![]() |
![]() |
![]() |
![]() |
中国总部电话:+86(20)37887606 传真:+86(20)37887609 QQ:2696999073
网站:www.zanyaco.net 邮箱:2291837655@qq.com Skype:zanyaco
赞雅国际顾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30156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