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最新资讯 > 高级“外脑”眼中广州是创业沃土
高级“外脑”眼中广州是创业沃土
资料提供:赞雅顾问    日期:2015/05/20    网站:zanyaco.net

5月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会见了俄罗斯援华专家和亲属代表。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提及外专工作后,又一次专门会见外国专家,充分体现出党和政府对外专工作的重视和加强中外合作的决心与愿望。

 

在广州,有这么一群外国专家,他们中既有诺贝尔奖获得者,又有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还有国家“外专千人计划”专家,在科研创新、技术引进、文化教育等领域为广州贡献着智慧,被称为高级“外脑”。目前,每年来广州工作的外籍人才超过了3万人次,常驻广州一年以上的有4500多人,位居全国前列。

 

近日,由全国范围内的高级“外脑”投票选出的2014“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十大城市”评选揭晓,广州继2011年、2013年之后第三次上榜。在“国际智库”眼中,最佳美食城市广州排名全国第二,最包容的城市广州排名全国第三。在政策环境、政务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四个一级指标中,广州的创业扶持政策优势明显。

 

60岁的“传祺轿车之父”:

 

广州政策环境我打出9分

 

不少人知道,为了支持自主品牌,广州市长陈建华的“座驾”是广汽集团自主研发的传祺轿车,但很少人见过这款车的设计者——广汽集团整车集成首席专业总师Marco和他的团队。近日,在广汽研究院,记者见到了来自意大利的Marco,今年60岁的他曾在意大利菲亚特集团从事汽车产品研发近30年。

 

五年融入广汽团队

 

2007年,Marco在意大利都灵遇到了阔别了20年的广汽研究院院长黄向东,上世纪80年代两人曾一起共事于菲亚特研发中心。“在早期的接触和合作当中,我感受到了他们立志打造一流国产汽车品牌‘传祺’的渴望,于是在2009年底我正式加入了广汽研究院的研发团队。”Marco说。

 

中国的公司文化会不会让外国人参与到决策中去?初到广汽的Marco心中带着大大的问号。五年的时间完全打消了Marco的疑虑,“我觉得已经真正地融入了这里,开始了解中国人的想法及文化,包容及灵活变通能力将在很大程度上弥补技术上的不足和风险。”

 

Marco同时也被年轻工程师“我可以”的理念感染着,“2010年我们曾连续奋战7天,最终赶上设计变更的延误,使‘传祺’达到了阿尔法罗密欧车型的水准。”

 

化龙基地作为广汽的王牌“武器”,Marco对它充满信心,“它是世界级的汽车实验室,可以涵盖研发所需的各项试验。”Marco认为,最佳的成长道路就是试验,试验,再试验!

 

致力推广新能源车

 

南沙自贸区框架形成了粤港澳一小时生活圈,Marco对新能源汽车在智能交通时代的推广很有信心:“届时人们对新能源车的需求将会变大,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操控和动力已不输传统汽车,耗费也会更低。”Marco说。

 

由于充电不便和电池的高成本,绿色新能源汽车并没有快速推广,Marco认为根本原因是没有进行大规模生产,他指着窗外院子里的白色充电桩:“那就是充电装置,未来应该批量生产,人们的购车观念也需要扭转。”

 

Marco说,广州市的政策也将推动新能源车的应用。作为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试点城市,广州出台了相关推广办法和优惠政策,普通消费者购买家用新能源车最高可获得12万元补贴。同时要求增加充电桩建设,规定新建建筑按照不低于18%的停车位比例预留充电设施接口,在试点期间(2013年—2015年)需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1万辆。

 

“下个月,市领导还会过来视察我们全新的A51和A5H车型,它们将采用插电式和混合动力配置,A5H还有纯电动版本。”Marco说。

 

他给广州打出高分

 

2014年9月,中国政府授予Marco外国人士最高荣誉奖项的——国家“友谊奖”; 2015年4月,Marco成功入选国家第四批“外专千人计划”,同时作为33位高端外籍专家之一,Marco担任了“2014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评委。

 

作为评委的Marco解释说:“本次评选分为政策环境、政务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四大指标,下面又细分18个二级指标。

 

Marco透露,满分10分,他给广州的政策环境打了9分,工作环境打了8分,生活环境打了7分。

 

Marco对广州整体评价很高,但也有细节需要完善:我认为地铁末班车应该在12点以后,而首班车应该在5点之前。机场线的运营时间同样应该延长,因为晚上机场大巴和的士运力不能满足需求。特别是在雨季,如果凌晨两点到达机场,到达区的人流会比白天更多。”

 

几周前Marco搬到了莲花山高尔夫球度假村,广州俨然已成为他的第二故乡。Marco说:“我希望拿到中国的‘绿卡’,等妻子退休之后,我会商量着把她接到广州来养老。”

 

想开抗癌药物公司的科学家:

 

广州助力我实现科研梦

 

2011年,一次偶然的讲学改变了Alex博士的人生轨迹,“当时我应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的外籍专家邀请,从美国第一次来到广州,没想到对广州一见倾心。”Alex说。

 

缺资金抗癌研究受阻

 

Alex是一位俄裔美籍学家,1991年毕业于俄罗斯科学院细胞研究所,主攻生物学和遗传学,并先后在华盛顿卡内基研究所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工作长达20年。

 

“不要问我为什么选择广州,让我列出原因一二三真的很难!”Alex笑言,“其实同一年我还去了新加坡和日本访学,也考虑过北京,但那里雾霾太严重了,美国同事曾建议我考虑深圳,离广州很近,是很有活力和创新的城市,但我最后还是选择了广州。”

 

Alex说,“深刻”是他对广州和整个华南的第一印象。“整个城市的发展都是日新月异的,科研水平也达到国际一流,重视知识和团队建设。”最为吸引他的是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的DDP(药物研发中心)模式,“在这里,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实验室的科学成果能很快转化为实际应用”。

 

来广州前,Alex已经将研究方向转向癌症基因组的变化和抗癌药物的研发,在旁人眼中这是一次极具风险的尝试,因为类似的基础研究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且成果从实验室到实现产业化还需要很长时间,10年或20年都可能没有回报。

 

美国经济的滑坡,使政府大量缩减了科研投入,企业也不可能长期投资而不考虑收益,Alex必须亲自去筹集资金和运作公司才能推进研究,显然这对专注研究的Alex是很困难的事情。

 

转战广州入选“外专”

 

此刻,大洋彼岸的广州正积极协助人才申报从中央到省市各级政策支持。Alex说,在省市外专局的支持下,中科院广州分院成功为他申报了中央“外专千人计划”,丰厚的启动资金确保他能安心于科研领域。这份实实在在的支持和贴心的服务,也是他选择在广州的重要因素。“通过与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科研人员的交流,感觉他们的思维与国际接轨,科研环境好,90%的人都是从国外回来的,沟通起来没有太大障碍。”Alex说。

 

2011年11月,Alex正式加入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次年成功入选中国第一批“外专千人计划”,当时全国范围内入选第一批的只有20人,其中广东有3人。

 

在广州,Alex利用粤港区位优势,能从香港大学获得他梦寐以求的癌症组织标本,从研究生命起源的癌症-睾丸基因开始,观察癌症基因组一点一滴的变化,寻找有潜力的抗癌靶点。

 

扎根广州12年的美籍教师:

 

我的事业与广州共发展

 

祈福英语实验学校中学部行政主任Pat来自美国,今年62岁的Pat已扎根广州12年。她的丈夫是香港人,2000年回到广州天河“寻根”并留下发展。受丈夫影响,2003年Pat也来到了中国。

 

Pat与中国很有缘,在美国时痴迷少林功夫,后来丈夫又教她太极、中医针灸和诗歌。“广州finer(更友好),lively(有活力),warmer(更热情)。”Pat说,这是广州最大的魅力。

 

12年前猎德还是农村

 

2003年8月,“非典”的余威尚未褪尽,Pat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海滨小城来到了中国第三大城市广州,“广州实在是太大了,第一次来的时候我很不适应,广州也似乎没有准备好。”Pat说,那时,广州懂英语的人很少,许多餐厅的菜单上没有图片和英文,点菜很困难,珠江新城还没建起来,猎德还是一片农村。她选择在花园酒店附近落脚,“那里聚集了很多外国人,语言便利。”Pat说,她来的第一个月,花园酒店隔壁开了广州第一家星巴克。

 

Pat去过中国十几个省市,领略过上海东方明珠和外滩的摩登,感受过北京紫禁城和胡同的历史,“但我最喜欢广州,这里是现代和历史的巧妙融合,这里的人更热情,能动性强,充满好奇和求知欲。”Pat说。

 

珠江新城走向国际化

 

12年间,广州的城市规划和发展大大超乎Pat的想象——实施旧城改造,猎德大桥修建起来,猎德村一栋栋摩天大楼和规整的住宅小区仿佛一夜间拔地而起。“2010年广州亚运会是一个转折点,改变太多了。”

 

“与北京CBD、上海浦东和深圳福田CBD相比,广州的珠江新城最有魅力。”她说,“珠江新城靠水临江,是非常好的国际社区。既有充满现代感的玻璃墙大厦,又有古色古香的传统建筑,图书馆、歌剧院、博物馆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设施汇聚在这里,有来自不同国家的人群,国际跨度大,我爱这里。”

 

让Pat记忆犹新的是,2008年她去市中心的一家医院看病,虽然医院医疗条件很棒,但自己和医生之间却彼此听不懂。而如今广州不少医院成立了国际医疗中心和团队,甚至配备了全职外籍医生和翻译团队。“整个广州的医院都变得国际化了,更能满足外籍人士的看病需求。”

 

街头公园彰显文化风情

 

食在广州。Pat享受着广州的美食、舞狮、剪纸、陶艺和广绣。

 

如今,Pat和其他外教一起居住在祈福新村半山腰三室两厅的酒店公寓里,每天踩15分钟单车来到山脚下的学校,周末会邀请同事一起唱K或打太极。

 

“任意一个公园就可以体验纯粹的中国文化和岭南风情。”晚饭后,Pat偶尔散步到广场和公园看中国大妈跳一段“小苹果”和“最炫民族风”。“这让我觉得这座城市特别有生活气息和动感美,同时又能学到很多中国文化。”周末,Pat会到珠江新城与友人相聚,一同去唱K,“我会唱张国荣的《Monica》,凤凰传奇组合也很不错。”。

 

作为外籍教育专家代表,她还曾受邀参加省政府举办的国庆招待会。“广东省各级官员甚至国家领导来到现场,和领事馆、企业界、外国专家一起庆祝这个国家的诞辰。能受到邀请,是我莫大的荣誉。”Pat很喜欢这种团聚氛围,“很有归属感,灵感能改变很多事情,大家互相交流启发,帮助广州发展和进步。”

 

建言

 

外籍专家:

 

我对自贸区有话说

 

Marco

 

南沙自贸区将助力开发一个新广州,所有的产业包括汽车产业都将从中受益。南沙自贸区平行进口车细则公布之后,进口汽车价格将比传统4S店便宜。但我认为自贸区只是个示范点,不会在短时间全面铺开,因此对传统4S店的冲击没有那么大,同时自贸区更侧重的是金融创新等,对传统汽车行业的影响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自贸区挂牌以后,车辆肯定会变得越来越多,南沙能否成为新能源汽车的示范区,发展智能交通?更远的未来能否试点无人驾驶?

 

Alex


近期自贸区挂牌,对外国人吸引最大的是开公司,中国对电子、高新技术产业出台的政策很多,外籍人才希望在科研领域也可以开公司。我在中国待了三四年,取得了中国永久居留许可证,能否在南沙或其他地方成立医药公司?尽快把基础实验转化为成果,在医疗、卫生行业推出一批产品。在西方国家,有些科学家已经采取这种模式。

 

Pat

 

我在广州生活了12年,感觉到一些商品特别是进口商品变贵了,有些价格远远超过了国外的价格。如果这些东西能便宜一些,就能减轻我们的压力。听说五一南沙自贸区跨境电商体验中心开业了,我能否在那里买到物美价廉的进口商品?此外,希望体验中心研究市民的需求,提供更多的品种和选择。

赞雅顾问 在您身边

咨询热线:020-37887606

7X24小时热线:13928789801

Email: 2291837655@qq.com

QQ:2696999073   QQ:983411814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石牌西路8号

展望数码广场1703室

  • 友情链接∶
  • 更多

中国总部电话:+86(20)37887606 传真:+86(20)37887609 QQ:2696999073
网站:www.zanyaco.net 邮箱:2291837655@qq.com Skype:zanyaco
赞雅国际顾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3015688号-2